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6日 16:41 来源:

学科历史

该学科是安徽理工大学的传统和特色学科,彰显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5年成立的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电机工程专业。源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03年招生,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队伍

该学科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师资队伍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青年科技创新奖杰出奖获得者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3人,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聘有兼职教授刘文清院士、汤广福院士、王国法院士、美国旧金山大学李世东终身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安纳东尼教授、加拿大通讯中心叶秋波教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孙怡宁研究员等。

●学科平台

该学科拥有电气信息工程安徽省实践教育中心、电气工程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安徽省矿山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创新平台7个。

●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具有煤矿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进行原创性学术研究和技术集成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为:

1)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针对煤矿生产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等特征,提出了面向智慧矿山的新型智能传感技术和方法,构建了煤矿的环境参数、设备状态、人员定位等智能感知方案,实现了煤矿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实时感知和监控,提升了煤矿的智能化程度,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矿山电气智能控制:针对智慧矿山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出了融合学习控制和专家控制的矿山电气设备控制策略,构建了矿山智能提升系统、智能运输系统以及智能供配电系统等多种智能系统,实现了提升、运输、供电、排水、通风等智能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矿山生产效率,提升了矿山的智能化程度。

3)网络传输控制:针对矿山万物互联中信息传输难问题,提出了主动机制的物联网理论体系和感知层系统架构,创新异构融合的矿山物联网应用技术,实现了矿山无线和有线传输网络的异构,提升了矿山信息传输效率和水平,为智能控制提供保障。

4)信息处理与故障诊断技术:针对复杂工业系统的多故障并发、关联耦合及强干扰性,提出平稳非线性多分量、非高斯及强背景噪声信号的先进信息处理方法,给出多技术融合的多故障诊断方法,构建复杂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体系,助力系统健康监测、智能运维,提升生产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学科研究

本学科围绕煤炭和电力行业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合作项目5项。承担了国家电网、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皖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力和煤炭企业的一大批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项目。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国内外影响

该学科遵循“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办学思路与定位,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依托煤炭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目标,形成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引领煤炭行业的科技革命和技术前沿,为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该学科先后培养出宿州市琦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保银、合肥祥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宏伟、马鞍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潘弘、中国电科集团第八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扬斌、浙江大学赵建勇副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的优秀人才,成为相关领域的中流砥柱。本学科重视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昆士兰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研究组织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人才交流和互访机制。

 

上一条:电气工程学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