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电气工程(202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1日 15:44 来源: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量:

英文名称:Electrical Engineering

学位类别:学术学位

培养层次:硕士生

一、电气工程简介

本学科源于我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硕士点,该学位点于1998年开始招生,2008年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现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电气信息工程安徽省实践教育中心、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安徽省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安徽省开放实训基地、安徽省矿山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创新平台8个。目前已形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气信息监测技术4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毕业的研究生可以到国家电网、电气设备、轨道交通、能源环境等企业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维护、控制、设计、研发等方面工作。

本学科现有研究生指导教师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人。师资队伍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安徽省教学名师3人。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能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

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体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公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能力,以及从事开展学术型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专业写作、表达与沟通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1.基本学制:3年。

2.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在最长学习年限内不能毕业的,将自动终止学籍,予以结业或退学。

3.愿意创业的在读研究生,本人提出创业申请并经学校批准,办理休学离校保留学籍,学习年限可以适当延长。

四、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1.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主要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力传动、电能质量、能量变换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在新能源、UPS电源、电力无功补偿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稳定与优化、电力系统的信号检测及智能控制、电力系统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配电网自动化、微电网及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与保护,以及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电机与电器

主要研究电机控制理论与高性能运动控制方法、各类电机的先进驱动控制技术、特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高低压电器检测与故障诊断。

4.电气信息监测

主要研究电气测量和控制、智能仪器和信息处理、大型机电设备系统的智能信息监测与安全控制、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电力系统中新型传感器等。

五、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和学位论文结合的培养方式,注重其专业素养和创新潜质的培养。分两个阶段培养:第一阶段完成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创新能力培养和学位论文撰写。

2. 大力开展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推进研究生入校后即进项目、进团队、进实验室“三进”全覆盖。

3.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撰写和学位申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六、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

1.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分为三部分:学位课程(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非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学位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专业选修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或考查,具体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1学分)。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该学科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少于2门,记录成绩但不计学分;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第2学期结束前完成。

2.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七、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的核心,分为两部分,一是创新能力培养考核,安排不少于3学分;二是创新成果考核,安排不少于3学分,所取得学术成果不得低于《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的要求(2021年修订)》(校政〔2021〕77号)的标准,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执行。

八、劳动教育

结合电气工程特点,在创新创业、专业实践、实验实训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形成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安排不少于18学时,劳动教育过程须做好记录。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学术理论及应用水平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学位申请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按照《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的规定撰写。

学位论文工作全过程包括论文选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等环节。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瞄准学科发展现状、学科理论前沿、学科发展趋势,在学术方面具有创新性、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交叉学科、高成长性产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同时对新产品或关键部件研发、设备技术改造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等工程领域的项目开展研究。论文选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由3~5名硕士生导师组成的选题报告会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评议通过后方可进行课题研究。

论文中期检查:开题半年后,学院组织所在学科对研究生所掌握的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

论文评阅: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完成情况的独立性、真实性、原创性进行审查,审阅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学院组织所在学科对研究生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预审。对问题较多的学位论文,修改后应重新组织预审。预审未通过者,不能进行论文匿名评阅和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提交学位论文,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后,由校学位办和学院组织送校外同行专家匿名评阅。具体论文评阅办法与结果运用参照学校和学院相关文件执行。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4~6人组成,均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校外专家担任。设答辩秘书1位,由本学科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名单由学位授权点确定,经分委员会主席批准,报校学位办备案。

学位授予: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以及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的审核意见,按照有关规定对申请授予学位研究生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学院

公共

课程

A

01521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01321002

英语

120

4

1-2

外国语学院

01700009

体育

36

不计

2

体育部

01621001

美学/艺术学

18

不计

1

研究生院

01621002

劳动教育

18

不计

1

培养学院

学科

基础

课程

B

02021002

数值分析

54

3

1

数大学院

0052110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36

2

1

电信学院

00521102

现代控制理论

36

2

1

电信学院

00521103

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36

2

1

电信学院

00521104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36

2

1

电信学院

专业

必修

课程

C

015220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00522105

科技方法论(双语)

18

1

1

电信学院

00522106

一级学科综合实验

18

1

1

电信学院

00522107

学科前沿讲座(双语)

18

1

1

电信学院

专业

选修

课程

D

00522108

电力系统工程信号处理

36

2

2

电信学院

00522109

系统辨识与建模

36

2

2

电信学院

00522007

嵌入式系统(双语)

36

2

2

电信学院

00522110

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仿真

36

2

2

电信学院

00522111

新能源发电技术

36

2

2

电信学院

00522112

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集成

36

2

2

电信学院

00522113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36

2

2

电信学院

00522006

DSP应用技术

36

2

2

电信学院

00522114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

36

2

1

电信学院

补修课

E

电力电子技术

不计

2

电信学院

电机学

不计

2

电信学院

创新能力

培养与

成果

创新能力培养

3

不计入总学分

创新能力成果

3

课程类别:A公共课程;B学科基础课程;C专业必修课程;D专业选修课程;E补修课程;F必修环节

上一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电子科学与技术(2021版)